资质认定
|
一、高企认定的意义 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促进企业享受创新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落实创新优惠政策,进而提高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能转换。 二是促进企业财务规范。高企认定要求企业出具7个审计报告,通过高企认定,促进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和经营。 三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通过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建设,规范和提高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促进企业自觉用高企理念管理企业。通过高企认定,促进企业管理规范、促进企业主动创新,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让企业找到做强做大的抓手和路径,最终实现企业做强做大。 享受诸多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所得税率由25%减按15%缴纳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 政府给予企业研发费投入后补助。 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所得税优惠 技术转让所得减免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 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抵扣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延长高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 享受地方财政补助。我省企业通过高企认定后,所在地方政府给予企业10-50万元不等补助或奖励。 金字招牌。企业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还能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如:申报重大科技项目优先;企业招投标必备条件;落户政策优惠等。 二、高企认定基础知识 什么是高新技术企业? 《认定办法》所称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八大领域、三个持续、八个条件”是高企典型特征: 八大领域:1、电子信息;2、生物与新医药;3、航空航天;4、新材料;5、高技术服务;6、新能源与节能;7、资源与环境;8、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三个持续:持续研究与开发,持续技术成果转化,持续形成核心知识产权。 注意:合伙制企业、医院、学校、民办非事业单位,不能报高企。 高企认定8个条件(须同时具备):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①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②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③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 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高企认定条件: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指的知识产权须在中国境内授权或审批审定(不包括港澳台),并在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知识产权权属人应为申请企业(不是个人)。 不具备知识产权的企业不能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高企认定中,对企业知识产权情况采用分类评价,其中: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按Ⅰ类评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按Ⅱ类评价。按Ⅱ类评价的知识产权在申请高企时,仅限使用一次。 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存续期内,知识产权有多个权属人时,只能由一个权属人在申请时使用(另一方权属人需要出具放弃该知识产权申请高企的证明或声明)。 申请认定时专利的有效性以企业申请认定前获得授权证书或授权通知书并能提供缴费收据为准。 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1、电子信息;2、生物与新医药;3、航空航天;4、新材料;5、高技术服务;6、新能源与节能;7、资源与环境;8、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注意: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应对应到八大领域中的最后一级目录 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企业提供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等相关佐证材料均要围绕所确定的高新技术领域展开。要确定企业从事领域属于哪个高新技术领域,主要通过企业的关键技术进行判断,通过以下四看进行辅助判断: 一看企业工商执照上的主营业务。主营业务确定了企业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也确定了企业的项目研发领域、产生的知识产权领域、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领域。 二看研发项目和专利技术。依据RD表和研发项目立项资料、研发项目绩效评价(总结)资料、知识产权来综合判定。 三看有知识产权支撑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如产品收入大于50%,则该类产品属于哪个领域,就选择哪个领域。若服务收入大于50%,可结合知识产权情况,选择高技术服务领域或其他领域。 四看审计报告中的收入结构。选择高技术服务领域,一定是税率为服务类的收入占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50%以上; 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企业科技人员占比是企业科技人员数与职工总数的比值。 科技人员:企业科技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人员,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 职工总数:企业职工总数包括企业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在职人员可以通过企业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会保险费来鉴别;兼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相关报酬发放依据、人员花名册等)。 统计方法: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科技人员数均按照全年月平均数计算。 月平均数=(月初数+月末数)÷2;全年月平均数=全年各月平均数之和÷12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要求。 ①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②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③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 |